非标自动化设备的精度检查需从机械、电气、运动控制三个维度展开,结合专业工具与标准化流程确保设备性能达标,具体方法如下:
一、机械结构精度检查
直线度与平行度检测
工具:激光干涉仪(高精度场景)、直线度仪(成本敏感场景)。
方法:
激光干涉仪:通过激光束反射测量导轨运动轨迹偏差,适用于高精度要求(如±0.005mm)。
直线度仪:沿导轨移动测量其相对于基准线的偏差,操作简单但精度较低(±0.02mm)。
平行度检测:使用双频激光干涉仪或激光准直仪,测量两条导轨间的相对位置变化,确保多轴联动精度。
尺寸与装配检查
工具:卡尺、千分尺、三坐标测量仪。
方法:
常规尺寸检查:核对加工件与图纸的公差范围(如±0.05mm)。
装配检查:验证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,无松动或干涉现象。
案例:焊接部分需检查咬边、气孔、裂纹等缺陷,确保结构强度。
二、电气系统精度检查
控制电路检查
工具:万用表、示波器。
方法:
断开主电路,接通控制电路进行空载试验,检查元器件动作顺序、连锁环节及保护装置(如急停按钮)的可靠性。
验证行程开关、限位开关的触发位置是否准确,触头接触无卡滞或过热现象。
标准:元器件动作灵活,无噪声,线圈温度≤65℃。
绝缘性能检测
工具:兆欧表。
方法:
清洁导电部位灰尘后,测量电器金属外壳、主电路与控制电路间的绝缘电阻(≥0.5MΩ)。
检查接地系统是否规范,接地线牢固且接触良好。
三、运动控制精度检查
定位精度检测
工具:激光干涉仪、千分表。
方法:
激光干涉仪法:在导轨上设置反射镜,通过激光束测量实际位移与指令位移的偏差(如±0.01mm/m)。
千分表法:固定千分表于导轨端部,驱动设备多次定位至同一位置,记录读数波动范围。
标准:定位精度需满足设备设计要求(如±0.02mm/300mm)。
重复定位精度检测
工具:电子千分表、光栅尺。
方法:
在导轨行程中点及两端各选取3个位置,每个位置重复定位7次,计算最大差值的一半作为重复定位精度(如±0.005mm)。
光栅尺法:通过光栅反馈信号统计多次定位的偏差分布。
案例:伺服电机驱动的X轴重复定位精度需≤0.01mm。
反向误差检测
工具:激光干涉仪、角度编码器。
方法:
测量导轨正向与反向运动时的位置偏差,综合反映传动链反向间隙、弹性变形等误差(如≤0.02mm)。
回转工作台需检测分度误差,使用标准转台或圆光栅比对实际转角与理论值。
四、综合性能验证
负载测试
方法:装夹工件进行模拟工作测试(10~1000件),统计合格率并监控电流、气压、油压等参数波动。
标准:连续运行8小时无故障,易损件磨损频率符合预期。
安全功能验证
方法:
突然断电时,检查所有运动模块是否立即停止。
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时,验证安全光栅或急停装置的响应时间(≤0.2s)。
Copyright © 2025 东莞市创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访问量: 技术支持:东莞网站建设
本站相关网页素材及相关资源均来源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速告知,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